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市民和園林部門在中原路、隴海路等路段發現,被譽為“綠城市樹”的法桐“病了”。據統計,約有200棵法桐出現回芽枯干現象。4月19日,來自北京、武漢、南京等地的7名懸鈴木研究專家會聚鄭州,對發生病害的法桐舉行現場會診。專家以為,市樹得病可能與冬季使用融雪劑有關。
相關
融雪劑危險草木的事兒,北京南京都有過
春天正是樹木發芽之際,而在嵩山路、建設路、隴海路、迎賓路,不少法桐出現回芽現象:剛剛發出的嫩芽又縮了回去,不少法桐泛升降葉、樹梢干枯現象。經園林部門舉行打藥等通例“治療”后仍收效甚微。
記者在嵩山路鄭州市市政局門前看到,6棵出現“回芽現象”的法桐的枝頭沒有綠葉。據市園林局綠化處工作人員說,嵩山路上的這幾棵法桐是10年前改良嫁接的,去年還長勢良好,現在有些已所有“無葉”。在樹冠的枝頭上,只長出三四厘米的嫩芽已經萎縮,出現枯黃。在撥開的法桐的根部發現,部門樹根的根須已變黑,失去了吸收養分的能力。
“回芽現象”在鄭州法桐身上不止一次出現,2021年春天,嵩山路、中原路上部門法桐出現回芽現象,但當時問題相對于這一次并不嚴重。全市行道樹上有法桐20萬棵,這次出現回芽癥狀的約莫有200棵。
2021年北京冬季撒放的融雪劑共造成4000多株植物失去生命,2021年冬季,長安街沿線、西外大街等部門路段中心隔離帶和分車帶綠籬已出現不同程度的干枯死亡現象。今年南方大雪,為盡可能削減暴雪對出行的影響,南京在除雪中用了大量融雪劑。由于不少撒過氯鹽的積雪堆放路邊,就對一些路邊植物發生了影響。該市行道樹之一的香樟在大雪前照樣郁郁蔥蔥,但現在卻出現葉片發黃跡象;路邊灌木叢里的冬青、小葉黃楊有的甚至已經枯萎。
7名專家診斷:應該是“融雪劑后遺癥”
園林部門本以為是普通的營養不足,就舉行了營養補給,但仍不能解決問題。看著道路旁一邊的法桐葉滿枝頭,一邊卻成了“禿頂”,園林部門就趕忙給市樹掛了“專家號”。4月19日下午,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植保專業委員會學術秘書長、教授級高工徐公天,華中農大園林學院院長、教授包滿珠等7位來自天下的農林植保專家冒雨來給市樹“會診”。
專家們先后查看了嵩山路、隴海路、建設路、迎賓路等路段出現問題的法桐。會不會是地下管網對法桐的生長造成了影響?會不會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專家們提出了各種疑惑。在對法桐地下生長情況查看后,專家開端以為,導致法桐回芽,很大緣故原因是冬季使用融雪劑造成的,損壞了法桐的生長環境。
專家認定,出現回芽的法桐并沒有出現嚴重的營養不足致使死亡現象,但出現了生長緩慢和根須萎縮現象。
記者三問專家
一問:為何單主干道兩旁的法桐發病?
專家:冬天樹邊堆雪大多集中于此
20日上午,7名專家就法桐回芽再次舉行了討論。專家以為,現在鄭州市法桐出現的回芽現象不是自然生長因素造成的,而且這些出現回芽的法桐都屬于行道樹,冬天樹邊堆雪大多集中在此。專家在查看歷程中發現,這些得病法桐都集中在重要干道的快車道兩旁,其他路段并沒有出現回芽現象,這樣就讓專家加倍認同是融雪劑惹的禍。由于此次“會診”中土壤檢驗報告和土壤氣象分解這兩個報告效果還未出來,專家也在對其他誘發病因舉行確定。
二問:市政部門不是說融雪劑無害嗎?
專家:積雪處理不當,就會造成不良影響
記者試圖采訪市政部門,卻聯系不上有關負責人。去年曾有媒體報道,市政部門表示,鄭州現在使用的融雪劑是復合型環保融雪劑,其因素重要是氯化鎂、氯化鈣、防滑劑和水不溶物,只含少少的鹽,對路面、土壤、植被、水質無顯著損害,對金屬侵蝕也很小。
河南省林科院高級工程師李良厚告訴記者,氯化鎂、氯化鈣都是鹽,照樣會造成一定影響的。“拋灑濃度不大,但是就怕操作不當,好比集中聚積,就會造成濃度增添。”一專家以為。
三問:生病的樹另有救嗎?
專家:實時改善土壤因素,法桐將重現生氣
根據鄭州市法桐的情況,專家們開出了“藥方”,提出了給樹木打“點滴”、回縮、土壤打孔加強透氣性、澆水等拯救措施。“如果實時舉行‘救治’,改善回芽法桐生長土壤的因素,這些‘生病’法桐將會重現生氣。”河南農大植保學院教授李洪連說。
市樹法桐近年病例一覽
據2021年統計,有1萬多棵法桐由于道路硬化、管網刷新等緣故原因,致使不少行道樹有病蟲害和生長緩慢的現象。
2021年8月,全市過半法桐感染白粉病,其中,嵩山路、建設路、中原路、金水路、城東路等路段的法桐病況較嚴重。白粉病使得新葉卷曲萎縮,以致葉片枯黃,提前干枯。
2021年8月,鄭州行道樹上首次發現一種來自異國的害蟲――北美方翅網蝽,所幸并未大面積傳播形成災難。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4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