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毛竹枯梢病防治方式。
分布與危害
發生在福建、浙江、江蘇、江西等地。癥狀
感病后先在主捎或枝條的節叉處出現舌狀或梭形病斑,初為淡褐色后釀成紫褐色。當病斑覆蓋枝或干一圈時,其上部葉片變黃,縱卷直到枯死脫落。在林間因病害危害的程度紛歧,竹子可出現枯梢、枯枝和全株枯死三種類型。剖開病竹,可見病斑內壁變為褐色,并長有白色絮狀菌絲體。翌年春,枯梢或枯枝節處出現不規則的小突起,后不規則開裂,從裂口處伸出1至數根毛狀物,即病原菌有性世代子囊殼的喙。
病原
病菌為核菌綱球殼菌目間痤殼科喙球菌屬的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 Zhang
發生紀律
病菌借水、風雨傳播某人為傳播。在發病區,凡遇7~8月份高溫、干燥的年份,此病易盛行。
防治方式
①加強竹林的撫育管理,在冬末春初毛竹出筍前,結合通例的砍竹、鉤梢兩項生產措施,徹底清除竹林內的死竹及病枝、病梢,以削減病害的侵染源;
②加強檢疫,阻止帶病母竹和竹材外運,防止病害擴散;
③病害盛行的年份,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或1∶1∶100的波爾多液在新竹發枝放葉期噴灑,隔10~15d延續噴2~3次。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5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