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少球懸鈴木繁育初期死亡原因較為復雜,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繁育方法,其死亡原因亦不同。下面就談談少球懸鈴木死亡的普遍原因及相應對策:
一、死亡原因 少球懸鈴木扦插后約一個月,幼苗高度可達到10厘米左右。此時幼苗生長靠消耗插穗自身養分,故稱這段時間的幼苗為“假活”期。“假活”苗過渡期在20天左右,這段時間為死亡高峰期。因種條質量問題而死亡的占70%。其他因素占30%,具體顯示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種條 一是選擇種條的采集時間過早。由于少球懸鈴木的種條較為緊缺,導致采集時間提前,有的在苗木未落葉或尚未進入木質化、休眠期采集。二是種條的規格達不到標準。選擇種條時只注重高度,忽略粗度。三是種條不新鮮。因條件限制,在異地采購假植苗(條)時對假植苗(條)假植時間、質量等把握不準。
2.處理種條 一是采集的種條剪穗不及時,對采集的種條沒有集中人力按“隨采集隨剪穗”的原則舉行,而對待剪的種條、已剪好的插穗未采取必要的保鮮措施,導致種條、插穗脫水。二是剪穗時沒有按標準尺寸分級,只求數量,梢節部門舍不得放棄,造成剪穗粗細不均,長短不齊,剪口不平滑,剪穗受傷等。三是貯藏插穗方法不妥當,采用挖窖沙藏法貯藏,挖窖地點未選擇在背陰處,深度過淺或過深,貯藏使用的沙質達不到純凈標準,導致插穗腐爛或受病菌感染。四是貯藏的插穗根基部軟組織活動不明顯,調查不到“發胖”跡象。
3.扦插 一是插穗完全插入土中,頂端芽眼未裸露地面。插穗僅靠自身養分很難使嫩芽拱破土層,導致芽眼灼傷或腐爛。二是使用地膜覆蓋后直接扦插,導致插穗根基部粘帶膜紙,阻礙呼吸及吸收養分,影響不定根形成。
4.管理 一是扦插后沒有及時灌水并灌透,未能保證土壤濕潤。二是“假活”期施用除草劑不當產生藥害,中耕松土動了插穗,使插穗與土壤產生空隙。三是發現“假活”苗葉片發黃后未及時灌水或采取措施。
二、相應對策
1.選擇種條的采集時間應在12月份,采用當年苗作為種條,直徑應達到0.8厘米以上,當年條作為種條直徑則應達到1厘米以上。種條的新鮮度可根據苗的根系、條的剪口及苗、條的梢節部門調查。
2.處理種條應本著“隨采集隨剪截隨貯藏”的原則舉行。剪穗長度15厘米為宜,粗細分開,分級打捆。采用挖窖沙藏法貯藏,深度在50至70厘米之間,貯藏基質應達到純凈沙標準,貯藏約二三個月。
3.扦插時應注意保護頂芽,防止倒插。扦插深度以穗條插入士中3/4為宜。采用地膜覆蓋后扦插應捅破膜紙再扦插。扦插后前期管理極為重要,首次澆水要灌足、灌透,以后經常調查圃地濕度。為促進根系較快形成,“假活”期可噴3至5次葉面肥,當發現“假活”苗劣變時應及時采取灌水等補救措施。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