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桂花褐斑病癥狀
受害葉片初期呈現褪綠小黃斑,逐漸擴展為近圓形病斑,或因受葉脈限制而形成犯科則形病斑。病斑黃褐色至灰褐色,外圍有一黃色暈圈,直徑2~10mm。病部后期著生有玄色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桂花褐斑病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絲孢菌綱、叢梗孢目、尾孢屬。子座褐色,近圓形;分生孢子梗成束著生其上,淡橄欖色,無分枝,少有橫隔;分生孢子倒棒形,近無色至淡橄欖色,直或微彎曲,大小15~58×2.8~3.7μm。病害在4~10月均有產生,老葉比嫩葉發病嚴重。病菌以菌絲體在病葉上越冬,為翌年頭侵染源。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病部發生分生孢子,隨氣流和水滴傳到健康葉片上,引起侵染。
桂花枯斑病癥狀
病菌多從葉尖、葉緣侵入,初為淡褐色小黑點,今后逐漸擴大為圓形或犯科則的大型病斑,嚴重時幾個病斑彼此毗連形成大枯斑,使全葉干涸達1/3~1/2。病斑灰褐色至紅褐色,邊沿為光鮮的紅褐色,有時卷曲脆裂。后期病部發生很多玄色小點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桂花枯斑病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腔孢菌綱、球殼孢目、葉點霉屬。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有孔口,直徑100~150μm;分生孢子長圓形至近梭形,無色、單胞,大小6.0~9.5×1.8~2.5μm。病菌發育溫度10~33℃,最適為27℃。病害多產生在7~11月,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病葉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風雨傳播。在高溫和高濕、通風不良的情況及植株長勢衰弱時,發病嚴重。
桂花炭疽病癥狀
受害葉片初期呈現褪綠小黑點,慢慢擴大形成圓形、半圓形或長圓形病斑。病斑淺褐色至灰白色,邊沿有紅褐色環圈。后期病部發生很多玄色小點粒,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濕潤時病部呈現淡桃赤色的黏孢子團。桂花炭疽病病原菌屬半知菌亞門、腔孢菌綱、黑盤孢目、炭疽菌屬。分生孢子盤褐色或玄色,直徑100~300μm,盤上長有數根剛毛;分生孢子梗圓筒形,大小12~21×4~51μm;分生孢子圓筒形,生于葉片表皮下,成熟后打破表皮,大小11~18×4~6μm。病害4~6月產生較嚴重,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在病葉上越冬,由風雨傳播。
防治要領
1.淘汰侵染來歷 盆栽的桂花應實時摘除病葉,秋季徹底清掃病落葉,會合燒毀,以淘汰或沒落初侵染源;重病區的苗木出圃時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消毒。
2.園林技能法子 加強栽培打點,切忌泥土積水,增施腐殖質肥和鉀肥,公道密植,保持通風透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節制病害的產生。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實時用藥。褐斑病可用1∶2∶2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50%苯來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枯斑病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或40%多菌靈600~8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噴霧防治。藥劑要瓜代利用,持續防治2~3次,結果較好。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s://runyy.com/info/146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