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癥狀 地上部重要顯示為樹勢虛弱、新梢短,發芽遲,葉片小且色淺,變黃后澆葉。外觀不見顯著病變。該病重要危害根部,可以舒展到地下的大主根、側根上。刨出病根可見根毛腐朽,病部覆一層白色棉絮狀菌絲層,甚至有時菌絲會擴展到病根周圍的土壤中,在菌絲層上密生深褐色茸毛,病部生有玄色小粒點,即病原菌的子囊殼,較后病根的皮層組織及木質部均逐漸腐爛。病斑可舒展到主干地表上1米高的地方,發病部位的樹皮用物敲擊時有內空的感受,剝開皮層均已壞死并可以分層剝皮。
病原 Rosellinia necatrix(Hart.)Berl.稱褐座堅殼,屬子囊菌亞門真菌。該菌雖可形成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但較少見,病原菌的子囊殼 顯示出玄色小粒點。病菌可在腐朽根上形成菌核。菌絲層或菌核上天生的分生孢了梗束狀,基部稍粗,淡褐色或褐色,長0.5-1毫米。
發病特點 病菌重要以菌核菌或菌絲層在田間病株、病根、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長期存活,通過病健根接觸且向外擴展伸張時傳播。此外,也可隨苗木舉行遠距離傳播。發病較重的梨園多為沙礫土,而且排水良好。可以直接侵入或者傷口侵入,該菌寄主種類多,生產上栽植管理粗放或雜草叢生的果園易發病,尤其夏秋季進入高溫多雨季節,生長勢弱的梨樹發病重。
梨苗 白紋羽病防治方式
(1)經常檢查實時治療。現在此病一旦發現,已經很嚴重并很難拯救。因此要實時舉行檢查治療。
(2)加強梨園管理,加強樹勢,提高抗病力。首先做好水肥管理,增施有機肥,栽植綠肥,適當彌補鉀肥,有條件的采取配方施肥技術。二是對肥力不足的坡地要修成梯田;對易板結園要實時翻耕,加厚熟土層;對干旱地區<1>園,可增添覆蓋,以削減水渙散失;對地下水位高或土壤粘重易積水的要挖渠或開溝排水防澇。生長季節要實時中耕除草。
(3)發現病樹后實時清除病部及病殘體,并用有用藥劑舉行澆灌樹穴舉行消毒處理。早春刮樹皮,刮去表皮。但不要很深,以露出黃色健皮為度。
(4)土壤消毒。以樹干為中心在樹冠下挖3-5條放射狀溝,溝深60厘米,寬40厘米,然后用40%五氯硝基苯粉劑,每株250克配成150倍的懸浮劑澆施。每年早春或夏末施2次。此外也可選用50%代森銨水劑,每株500毫升,或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或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每株100-150克(毫升),波美1度石硫合劑,每株50-75升,千分之四90%以上硫酸銅,每株50-75升,也可試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或15%惡霉靈(土菌消)水劑450倍液澆施。選擇天氣晴朗的時候,也可對帶有病菌的土壤掀開晾根,晾10余天后可舉行消毒,并換成好土埋好
常用藥劑 五氯硝基苯、懸浮劑、代森銨、甲基硫菌靈、波美1度石硫合劑、硫酸銅、甲基立枯磷、惡霉靈(土菌消)。
桃樹桃樹白紋羽病的綜合防治措施:
一、癥狀感病植株可能很快枯死,也可能在1年內逐步枯死,或第二年才枯死。枯死前一年病株常效果過多。迅速枯死的樹,葉片仍附著樹上;逐漸枯死的樹葉片細小,通常枯萎,但新梢尚能從基部抽出。由于根系嚴重惡化,易把病株從土內拔出。通常病株在地平線處折斷。地平線以下的樹皮變黑,也容易脫落,在根頭出現玄色的膠狀溢出物。在濕潤情況被感染的根外面,出現許多白色羽絨狀物。它們多沿小根生長,通常在根周圍的土粒空間形成扁的束狀物,后期顏色變暗,外觀為茶褐色或褐色。病菌在感病的植株上迅速生長,發生細小的白色絲狀物并迅速覆蓋其上。病菌也發生塊狀物,出現在病組織的外面。初期,地上部門僅有些虛弱,外觀與健全樹無異。待地上部出現樹枝太過虛弱、坐花過多、炎天萎凋、葉變黃等非常現象時,根部則已大部門受害。此時著手防治已為時過晚。以是,病株枯死的多,危害也大。
二、防治方式
1、選栽無病苗木。起苗和調運時,應嚴格檢驗,剔除病苗,建園時選栽無病壯苗。如以為苗木染病時,可用10%的硫酸銅溶液,或20%的石灰水,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漬1小時后再栽植。也可用47℃的溫水浸漬40分鐘,或用45℃的溫水浸漬1小時,以殺死苗木根部的菌。
2、挖溝隔離。在病株或病區外圍挖1米以上的深溝舉行封鎖。
3、加強果園管理。注重清掃積水;合理施肥,氮、磷、鉀肥要按適當比例施用,尤其應注重不偏施氮肥和適當增施鉀肥;合理修剪,加強其他病蟲害的防治等。
4、苗圃輪作。重病苗圃應休閑或用禾本作物輪作,5—6年后才能繼續育苗。
5、挖除病株。對病死樹及將要枯死樹,應盡早連根挖除,帶出園外處理或銷毀。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