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他即是洛陽,也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假名城,是中國優異旅游城市、“感動天下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十大較佳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天下成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兩度榮獲“天下人居環境類型獎”,五次折桂“天下雙擁模范城市”……
她,是一朵雍容而婀娜的花———“傾國姿容別,多開富貴家”,說的是她;“傾城惟侍笑,要裂幾多繒”,講的是她;“并香幽蕙死,此艷美人憎”,指的照樣她。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她就是牡丹,“天姿國色”“傾國傾城”“花中之王”都是她的美稱。
相傳,唐代武則天寒冬設宴賞花,令百花綻放,唯牡丹不從,從長安貶至洛陽。豈知遷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聞知,命火燒牡丹。牡丹枝干燒焦,次年卻依舊葉榮花發。
武后貶花的故事,難求真偽,但武周天子的專橫,卻成就了一座城與一朵花的千年姻緣。
一朵花見證著一座城的興衰,一座城折射出一朵花的盛敗,洛陽攜牡丹,國色照帝都,城因花增色,花因城榮光
一般來說,洛陽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
隋代,隋煬帝(公元605-618)時“辟地周二百里為西苑……,昭天下境內所有鳥獸草木驛至京師(今河南洛陽)……。易州(今河北易縣)進二十箱牡丹”。《隋志素問篇》中說道:“清明次五時牡丹華。”這又足以說明牡丹作為觀賞植物則規模更大。
唐“開元盛世”年間,牡丹種植開始繁盛起來。傳說當時洛陽有個叫宋單父的善于種牡丹,應唐玄宗李隆基之召,到驪山種了一萬多本,顏色不相同。宋單父也被時人尊稱為較早的牡丹花師。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東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調”就是歌詠幾種不同顏色牡丹的。劉禹錫《賞牡丹》中“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白居易:《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家家習為俗,大家迷不悟。”從以上這些詩篇可以看出當時帝都長安種植牡丹的盛況。這一時期,牡丹不只花色品種繁多,而且還出現了一些新穎變異和重瓣現象。《酉陽雜俎》中有印證:“興唐寺有牡丹一窠,元和中開花一千二百朵,其色有正暈、倒暈、淺紅、淺紫、紫白、白檀等,獨無深紅,又有花葉中無抹心者,重臺花者,其花面七、八寸。”
宋代(公元960-1279年),中國牡丹種植中心,由唐之長安而轉移到了洛陽,牡丹的品種更多,種植技術加倍系統、完善。宋代洛陽牡丹的種植管理,在擇地、栽植、澆灌、施肥、修剪、防蟲害、防霜凍以及嫁接、育種等種植技術方面,總結出一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并出現了一批理論專著,對牡丹的研究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一時期的著作有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周師厚的《鄞江周氏洛陽牡丹記》、《洛陽花木記》;張峋的《洛陽花譜》等等。記述了牡丹的種植管理,總結出一整套較為完整的成熟經驗。歐陽修說:大致洛人家家有花,而少大樹,蓋其不接則不佳。
之后,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和洛陽名園的毀夷,至南宋時,四川天彭牡丹繼起,有小洛陽之盛。從陸游的《天彭牡丹譜》中所列60多個品種看,多數是從洛陽引進的。
明代,盛極一時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許多是從洛陽引進的老品種。
清代,曹州牡丹取亳州牡丹而代之,洛陽牡丹又直接或間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淵源關系,足見洛陽牡丹的傳播和影響。
一朵花見證著一座城的興衰,一座城折射出一朵花的盛敗,洛陽牡丹,牡丹洛陽,相伴相隨,生生不息!難怪北宋學者李格非嘆曰:“天下之治亂,候于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候于園圃之廢興”。
國運郁勃,盛世興花,洛陽牡丹迎來新的生長時機,洛陽市奏響再塑牡丹品牌的“三部曲”,讓洛陽牡丹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洛陽地脈花較宜,牡丹尤為天下奇。”由于洛陽天氣溫順,雨量適中,土地肥沃,非常適宜牡丹栽植。,4趣聞逸事更是家喻戶曉。現現在,以顯示牡丹題材的戲歌曲、影視音樂以及工藝美術等作品爭奇斗妍,琳瑯滿目洛陽文化藝術品也相得益彰。生產企業和民間藝人向“專精、特、新”偏向通力互助,牡丹石、剪紙、玉雕、刺繡等牡工藝都有相應生長,從不同角度豐富了牡丹藝術的百花地。以牡丹為特色的化妝品、工藝品、飲品、用品等得到步開發 ;而在花會期間 ,《千姿牡丹》個性郵票刊行儀式、丹婚典、牡丹攝影繪畫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的舉行 ,使牡丹文化藝術得到空前繁榮。
“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雄壯堂皇,是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繁榮茂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喜逢世,人和花笑,愿周恩來總理的話,成為對洛陽牡丹和陽人民的深情祝福,成為共和國六十年華誕的良好祝愿也以此祝愿洛陽這座城和牡丹這朵花好合百年,姻緣載,萬古流芳!洛陽市地質礦產局和省地質調查院不久前完成的一項科研成果證實,洛陽牡丹開得碩大鮮亮確實與洛陽的獨占地脈有關。為此,洛陽地區具有豐富的牡丹資本,是中國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中國芍藥屬牡丹組植物共有8種、兩個變種、1個亞種、1個變型,其中洛陽就有兩個種。以這些洛陽原生種為主,繁育并形成了中國以洛陽為中心的中原牡丹品種群,輻射、傳播至天下各地,并不停繁衍,形成當地的生態型品種。
自古洛陽人愛花成俗,種花成癖,北宋思想家、詩人邵雍的“洛陽人慣見奇葩,桃李開花未當花,須是牡丹花盛發,滿城方始樂無涯”的名詩,正是這種習俗的真實寫照。
占盡無可復制的天時地利,加上源遠流長的栽植習俗,又恰逢人和盛世,洛陽牡丹又迎來了新的生長時機。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洛陽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牡丹生長戰略作為擴大對外開放、促進經濟生長和加速歷史文假名城建設的重要行動。河南省政府將洛陽牡丹確定為四張旅游王牌之一,并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項目。洛陽市把牡丹確定為“市花”,作為重要的旅游品牌和對外來往的城市手刺,把生長牡丹產業作為洛陽市農業產業化六大主導產業之一。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連維良、市長郭洪昌親自調研督導生長牡丹產業。對于洛陽牡丹產業的生長,中共洛陽市委常委、農工委書記田金鋼提出了洛陽牡丹“基地+開發+市場”的三部曲戰略。
田金鋼書記告訴記者,第一步“基地”是指加大牡丹產業基礎建設力度,重要包羅五個方面:一是科學設計,合理結構。市區范圍內以觀賞牡丹為主,擴大觀賞面積,提高觀賞檔次及文化內在;城市近郊作為牡丹生產一線地區,重點生長標準化專業生產基地,生產精品種苗和盆花;遠郊及縣(區)范圍作為牡丹產業二線地區,把牡丹種苗及藥用、深加工材料生產,大力生長高山晚開牡丹觀賞園作為重點。二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用3年時間完成邙山牡丹產業帶基礎設施配套工作,解決嚴重缺水問題。搞好盆花、切花、種苗生產基地的噴灌、滴灌配套,開端實現標準化生產。三是重視技術培訓工作。把牡丹實用生產技術培訓作為促進牡丹產業健康生長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市牡丹開發管理辦公室每年組織對從事牡丹生產的人員舉行生產規范及實用技術培訓,推廣牡丹新技術、新標準,研究新偏向、新思路。市牡丹協會定期召開會議,舉行技術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四是加速標準化種苗生產基地建設。采取先進的生產種植技術和規范化管理,成立嫁接苗、分株苗、出口種苗、盆栽牡丹、花展牡丹種苗標準化基地,生產各種專業牡丹種苗,滿足牡丹的四季移栽、出口、牡丹催花種苗等市場需求。五是搞好基礎性研究工作。加強牡丹種植技術研究,提高牡丹生產的科技含量,力爭在牡丹組培快繁技術、花期調控技術、盆栽技術、催花技術、盆花基質研究、切花包裝保鮮運輸技術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或到達實用化;加強牡丹的基礎研究,高度重視牡丹生長、休眠、花芽分化、地上地下部門協調生長、需水需肥紀律等基礎理論研究;加速成果轉化,堅持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積極培育、引進牡丹新品種,開發適宜園林街道種植品種,研究推廣適宜盆栽、切花、反季節種植、藥用等專用品種和配套技術。
第二步“開發”是指加大牡丹產品生產開發力度。
田金鋼介紹,洛陽市在逐步擴大觀賞面積和商品牡丹面積的同時,把提高牡丹產品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作為提升牡丹產業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進點。一是加大盆栽牡丹技術創新和推廣力度,重點搞好基質和水肥需求紀律研究,成立便攜型輕質小巧禮物盆花生產樹模基地,實現牡丹盆栽規模化生產。二是提高催花牡丹質量,通過改善催花種植技術,增添花色品種,使用輕型、環保、平安基質等措施,進一步提高催花牡丹質量和觀賞品位,打造洛陽催花牡丹品牌。三是大力生長鮮切花生產,用3-5年的時間,培育適宜切花品種20-30個,建成牡丹、芍藥鮮切花生產基地5000畝,年產切花200萬枝。四是積極開發深加工系列產品,進一步做大做強牡丹餅、牡丹茶產銷系統,開發牡丹干花、化妝品、藥品、保健品等系列產品,拉長產業鏈條。
建設了生產基地、開發出了產品,最終需要推向市場,完成產品到商品的驚險一躍。田金鋼書記以為,第三步就是加大國內外市場開拓力度,讓洛陽牡丹走遍天下,走向天下。為此,洛陽市加速成立和完善市場開發及營銷系統,激勵牡丹生產企業在北京、上海、福州成立洛陽牡丹直銷店,在廣州、鄭州等40多個大中城市成立催花基地和展銷網點。激勵牡丹企業積極參加國內外大型花事活動,擴大洛陽牡丹的著名度。充分行展牡丹產業化龍頭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主力軍作用,并在政策、資金、標準化生產、市場開發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積極施展牡丹協會作用,深入開展牡丹生產、科研和市場協作,協調牡丹銷售價格,規范市場行為,防止無序競爭。
田金鋼書記掐指一算,到現在為止,洛陽市牡丹總面積到達1.6萬畝,已擁有黑、紅、黃、綠、白、紫等9大色系牡丹品種1200多個,數目達4000多萬株;年銷催花牡丹達30萬盆,成為洛陽牡丹產業的亮點,也是花農收入的重要來源。洛陽市里率先在天下制訂執行了洛陽牡丹系列標準,申請注冊了“洛陽牡丹地理標志”,制訂完成了省頒牡丹種苗質量標準,即將通過《中國牡丹種苗質量標準》,牡丹種苗已銷往天下各地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量到達100萬株,成為我國甚至天下牡丹生產中心之一。洛陽牡丹得到省級以上科研成果40多項,中國花卉展覽會金獎20個;率先在國內制訂執行牡丹種苗、盆花質量標準。現在牡丹產品脫銷天下各地和日本、美國、荷蘭、新西蘭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以花為媒,以花結交,以花生財,洛陽市一會帶多園,一企連萬家,再一次演繹出“洛陽牡丹甲天下”的千古絕唱
洛陽春日較榮華,紅綠蔭中十萬家。誰道群花如美麗,人將美麗學群花。這是司馬光在《看花》里的形貌。春日觀賞牡丹是洛陽人一種習慣,從古至今沿襲穩定,而且越來越盛。“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形貌的也是此間盛況。
2021年9月21日,洛陽市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命名牡丹花為洛陽市“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舉行洛陽牡丹花會。從2021年起,洛陽已延續樂成地舉行了二十多屆牡丹花會。二十多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貫徹“以花為媒,廣交朋友,宣傳洛陽,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洛陽搭臺,全省唱戲”,將牡丹花會辦成一個融賞花觀燈,旅游旅行,經貿互助與交流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經濟文化活動。
“春來誰作韶華主,總領群芳是牡丹”。中國牡丹芍藥協會副會長、洛陽市牡丹生產管理辦公室主任金志偉介紹,每當春回大地,萬物蘇醒,河南省洛陽市大街小巷的曠地上、分布市內的公園里牡丹綠葉舒展,花苞滿枝,預示著又一屆牡丹花會的繁榮。已經舉行了27屆的牡丹花會共接待國內外游客7200多萬人次,每年花會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次約占整年的1/3、旅游收入約占1/4。
“花會搭臺,經貿唱戲”。從2021年起,洛陽延續25年借助花會平臺舉行經濟技術交流暨商業洽談會等大型經貿活動,項目成交額達800多億元,其中利用外資40多億美元。僅2021年第26屆洛陽牡丹花會對外經濟技術互助項目簽約共簽約條約項目88個,投資總額達449.7億元,其中市外資金386.2億元。簽約項目中有外商投資項目13個,投資總額11.8億美元,條約外資金額9.6億美元。
借助牡丹花會,動員了神州牡丹園、洛陽牡丹園、國色牡丹園、洛陽國際牡丹園、中國國花園、洛陽國花園等一批高等次牡丹觀賞園的建設。洛陽市為延伸花期,還專門在嵩縣白云山、欒川雞冠洞景區制作了高山牡丹園,使全市牡丹高等觀賞園到達12個,觀賞面積4000多畝,牡丹自然花期從每年3月下旬至5月上旬,并通過人工技術措施,實現花開花落隨人愿,催花牡丹四季開。
盛夏時節,記者在神州牡丹園溫控大棚里采訪,看到上千盆牡丹爭妍斗艷。游覽神州牡丹園,在牡丹文化區了解牡丹千年生長歷史;在高科技四季牡丹展區明確現代科技成果,在古典山水園林牡丹休閑區感受牡丹神韻,在牡丹觀賞區盡覽萬紫千紅、繁花似錦的牡丹,在商品牡丹綜合區觀賞牡丹特色產品。園內《千年牡丹情》大型盛唐歌舞每天轉動演出,將靜態、無聲、厚重的牡丹文化以生動形式顯示出來。
在歷屆洛陽牡丹花會,神州牡丹園都聲東擊西。2021年舉行“中國首屆牡丹插花藝術節”,2021年推出“游佛祖釋源,賞國花牡丹”活動,2021年在天下率先開創“網上賞牡丹”,2021年舉行精品牡丹展、“九色同獻”。2021年,對神州牡丹園來說是個值得永遠影象的年份,他們不僅樂成舉行了“中國牡丹民俗文化藝術節”,同年8月5日,首批神州牡丹園生產的“奧運牡丹”送抵北京,8月8日中午,加入奧運會開幕式的各方貴賓在人民大禮堂北大廳聚集,每張桌子中心擺放著“洛陽牡丹”;8月9日,北京釣魚臺國賓館的盛大國宴上,666朵牡丹鮮花組成的圓形圖案出現在主賓席上;奧運會和殘奧會期間,無論是在奧運消息中心、奧運村,照樣在人民大禮堂、中南海會客廳、休息室里,都能看到洛陽牡丹的身影。神州牡丹園乘勢而上,2021年推出“天姿國色、千年花韻”巨型歌舞演出、中國牡丹文化尋根游、牡丹民俗文化展演及大型牡丹字畫精品展等活動。
中國牡丹芍藥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牡丹芍藥協會副會長、神州牡丹園總經理付正林告訴記者,公司通過自營直銷與署理分銷兩種模式打造市場,先后在北京、上海、鄭州、洛陽成立了4個大型牡丹生產基地,并圍繞生產基地在十幾其中心城市成立了銷售服務分銷中心,2021年,“四城聯動、一體化訂購”銷售系統在四大基地城市首先啟動,這種“一地付款,多城市配送”的銷售模式滿足了牡丹盆花作為禮物的屬性,為客戶提供了極大便利,在發生驚動效應的同時,銷售份額也大大增添。神州牡丹園的下一個目的是2021年的上海世博會,它將成為神州牡丹園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重要戰略步驟。
與此同時,洛陽近年來不停開發以牡丹為特色的深加工產品,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妝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茶系列產品,以及牡丹月餅、牡丹餃子、牡丹滋補靚湯等一系列新型牡丹食物,已經申請得到牡丹精湛加工方面的國家專利20余項,為牡丹研究成果的轉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來到以生產牡丹餅聞名的洛陽市全福食物有限公司,記者見到了擁有中國烹飪大師頭銜兼任河南省餐飲協會副會長、洛陽市廚師專業委員會主任的公司董事長任全福,他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于2021年,占地50畝,有1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生產大樓和4000平方米的炒餡車間;現有員工516人。近幾年,公司開發“牡丹餅”、“牡丹燕菜”等系列產品,每年都從農民手里以兩元一斤的價格收購牡丹花瓣2萬多斤,幫農民致了富,企業也有了材料來源。現在,產品覆蓋全省18個地市,牡丹餅遠銷河北、山西等10余個省份。公司于2021年6月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系統認證。2021年被省衛生廳評為首批“公示平安食物”單位。全福食物先后榮獲河南省“質量信得過產品”、洛陽“著名品牌”、“創名優保質產品”等聲譽稱謂。2021年、2021年延續兩年被中國商業團結會、天下工商聯烘焙業分會授予“達標優異月餅餡料”、“優質放心月餅、餡料”。
洛陽,承載著厚重的中原文化和中原文明,亦城非城;牡丹,包羅著深厚的牡丹文化和花卉藝術,亦花非花。市農經委副主任、洛陽牡丹協會會長衛中水介紹,牡丹文化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門,是中原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從唐宋開始出現的贊頌牡丹的詩詞、歌賦、小說、故事以及繪畫、刺繡等量大且內容豐富。由于人們對洛陽牡丹的至愛,千百年來撒播的關于洛陽牡丹的各種神話故事和趣聞逸事更是家喻戶曉。現現在,以顯示牡丹題材的戲劇歌曲、影視音樂以及工藝美術等作品爭奇斗妍,琳瑯滿目。洛陽文化藝術品也相得益彰。生產企業和民間藝人向“專、精、特、新”偏向通力互助,牡丹石、剪紙、玉雕、刺繡等牡丹工藝都有相應生長,從不同角度豐富了牡丹藝術的百花園地。以牡丹為特色的化妝品、工藝品、飲品、用品等得到逐步開發;而在花會期間,《千姿牡丹》個性郵票刊行儀式、牡丹婚典、牡丹攝影繪畫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動的舉行,使牡丹文化藝術得到空前繁榮。
“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它雍容華貴,雄壯堂皇,是我們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繁榮茂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喜逢盛世,人和花笑,愿周恩來總理的話,成為對洛陽牡丹和洛陽人民的深情祝福,成為共和國六十年華誕的良好祝愿,也以此祝愿洛陽這座城和牡丹這朵花好合百年,姻緣千載,萬古流芳!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48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