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棕竹的種植技術
盆栽棕竹
棕竹盆栽可用腐葉土、園土、河沙等量夾雜配制作為基質,種植時可加適量基肥。興旺生長期5-9月份每月施液肥1-2次;盆土以濕潤為宜,寧濕勿干,但不能積水否則容易爛根。秋冬季節適當削減澆水量。生長季要遮陰,尤其夏天忌烈日暴曬,否則葉片發黃,植株生長緩慢而低矮,一般遮陰度把握50%左右。棕竹生長要求透風良好的環境,如透風不良易發生介殼蟲。若少量發生,應實時人工刮除,并用800倍氧化樂果液防治,同時注重透風透氣,實時修剪枯枝敗葉。
棕竹株形慎密秀麗、株叢挺秀、葉形秀氣、葉色濃綠而有光澤,既有熱帶鳳韻,又有竹的瀟灑,為重要的室內觀葉植物。它甚耐陰,既適合中小型盆栽供一般家庭室內陳設觀賞,又可大盆栽種用于大型修建物室內部署,是室內大型觀葉植物之一。在明亮的室內可供長期瀏覽,在較陰晦的室內延續觀賞3-4周。
盆栽棕竹養護
棕竹原產我國南方,是熱帶植物,姿態瀟灑,四季常綠。常見的有大葉和小葉之分,大葉的略粗,葉片大且厚,又名筋頭棕竹;小葉的稈細,葉片小而薄,即棕竹。
棕竹喜溫暖、陰濕及透風良好環境,不耐寒,畏烈日,上海地區作溫室盆栽,要求濕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微酸性較合適。
養好棕竹要注重做好冬季防寒、夏天遮陽、合理施肥、適當修剪等工作。棕竹長勢強壯,冬季只要移到室內,維持0℃以上就能平安越冬,若溫度在10℃次上,則能保持葉色青翠。由于冬季氣溫低,植株進入休眠,基本截至生長,故要控制澆水,盆土要帶干,截至施肥,盆土濕和低溫條件會使棕竹爛根或大量脫葉。春季氣溫升高,一般清明以后出室到戶外養護;夏天要置于蔭棚或樹蔭下,在半陰和濕潤環境中,能使新枝不停生長,老葉保持翠綠;烈日炎炎、干燥熱風是造成棕竹葉焦、干枯的重要緣故原因。以是夏天炎熱時節,除正常澆水養護外,經常葉面噴水和地面潑水,可以提高空氣相對濕度,削減植株枝葉上的積塵,能使植株生長良好。而梅雨及夏天陣雨季節,防止盆內積水。夏秋是棕竹生長季節,需適當增添肥水管理,土壤保持濕潤,但忌積水和干旱,每隔20天左右施1次腐熟餅肥水某人糞尿,能促使植株生長。
平時發現焦葉、枯葉,需實時修剪,盆栽棕竹小株的一年翻盆換土1次,大株2-3年翻盆1次,一般在春季出棚時舉行。培育土常用園土2份、廄肥土1份、腐葉土和碧糠灰各0.5份夾雜使用。該培育土較茹重,易保濕且多肥,適合棕竹的生長。
棕竹的養殖方式
水培方式
棕竹的水培方式
棕櫚科棕竹屬,又名觀音竹。原產于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地。
特征
常綠叢生灌木。莖圓柱形,不分枝,有節如竹,上具褐色粗纖維質葉鞘,如棕狀。葉集生莖頂,革質,濃綠而具有光澤,掌狀深裂,裂片4~10枝。牝牡異株。
習性
喜溫暖陰濕及透風良好的環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0度, 冬季應該保持在4度以上,能耐短期0度左右的低溫。
繁殖
一般分株結合翻盆舉行,選擇叢大株密的植株,先將植株從盆中托出,接著用利刀將株叢分成多少叢,分切時要盡管少切根系,并分出的植株保持一定的株形,然后重新上盆,澆透水后置于半陰濕潤的場所,并經常向葉面噴水,待恢復生長后便可轉入正常的養護。
種在秋季種子成熟后隨采隨播于盆中,冬季移入溫室,第二年春天出苗。
養護要點
水培育護要點
1:耐陰但光照過弱時易發生黃葉,透風不良時孳生寄生蟲。
2:生長期應經常向葉面噴灑水分
水培質料的取得方式
宜盆栽洗根。棕竹的根系質地比較堅硬,水培后不易爛根,但萌生新根較慢,越需要一個半月。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170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