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林大教授找出“松樹癌癥”真正病
發布時間:2024-04-04 09:22:53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松材線蟲是導致松樹“癌癥”的真正兇手照樣尚有病源?南京林業大學教授趙博光最近得出新的結論。
7月10至14日,趙博光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松萎蔫病對天下森林生態的威脅”國際學術鉆研會上,就“松萎蔫病的復合侵染學說及線蟲與細菌互惠共生”作主題談話,正式提出萎蔫病致病新學說。
松萎蔫病是一種危害松樹等針葉樹的撲滅性病害,俗稱“松樹癌癥”。該病害自上世紀初從北美傳入日本之后,迅速蔓延至包羅我國在內的亞州、非洲的一些國家以及歐洲的葡萄牙。病害蔓延之處,松林大面積死亡,造成經濟和生態環境偉大損失。我國于2021年在南京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20多年來累計致死松樹3500萬株,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間接經濟損失250億元。
20世紀70年月到80年月,重要由日本學者提出“松材線蟲是松萎蔫病惟一病原”的學說在學術界占統治職位。但該學說不能注釋已經發現的一些現象和實驗效果,例如無菌松材線蟲失去了致病性等。
為此,趙博光對國內重要松萎蔫病疫區舉行了大量取樣和星散判定的調查研究,對這些細菌的星散、判定和生測實驗的效果解釋:松材線蟲攜帶的細菌中大部門是能發生毒素的假單胞菌。利用幼苗和成年松樹的接種試驗效果證實,只有把無菌松材線蟲和產毒的致病菌混和接種才能使松樹患病,單獨接種無菌線蟲或單獨接種致病細菌均不能使松樹患病。但是,給松樹接入體外培育的致病細菌培育液(無細胞濾液)或從中星散的卵白毒素卻能使松樹快速萎蔫致死。上述實驗效果說明,致病菌發生的毒素是該病的真正元兇。
趙博光據此提出了松萎蔫病的致病新假說:松萎蔫病是一種由松材線蟲與其攜帶的致病細菌配合引起的復合侵染。在提出該假說后,趙博光及其課題組又舉行了詳細的星散、接種和病原的再星散、判定的試驗,終于證實晰該假說相符經典的植物病理學的“柯赫規則”,這樣就形成了關于松萎蔫病的致病新學說。
新學說開創了針對松萎蔫病致病分子機理研究的新偏向,并為抗病育種和防治技術及病木和病材檢測技術開拓了新偏向。在新學說的指引下,趙博光及其課題組又發現了松材線蟲與其攜帶的致病細菌間的互惠共生現象。這一現象的發現為探索松萎蔫病的致病分子機理提供了新途徑,同時為研發該病防治新技術找到了突破口。
在里斯本的鉆研會上,趙博光的新學說得到普遍認可。為表彰他對松萎蔫病致病機理研究的創新性成果,大會授予趙博光卓越孝順獎。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info/9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