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市民盛贊人民路法桐“在世的紀念碑”
眾多市民為護桐出經營策,地鐵公司及專家回應
最近起本報尋找昔時栽植人民路法桐的元勛
人民路83棵法桐牽著市民的心,昨日晚報關于人民路法桐要為地鐵讓路的報道刊發后,許多讀者來電呼吁保護法桐,并紛紛出經營策。更多市民報告了與法桐的故事。
市民提議
調整出站口的位置是不是能保住法桐?
“我是老鄭州,人民路非常漂亮,在鄭州有這樣綠蔭的道路不多了,應該保留。”“應該讓修建為樹讓路,而不是讓樹給修建讓路,現在的綠一點點變小,一定要保留下這些樹。”晚報熱線熱得燙手,市民紛紛打電話希望保住人民路上的法桐。
“看看修建的地鐵離地面有多深,如果深度跨越5米的話,大樹完全可以不動。”家住經五路的王仲春出主意,希望有關部門能把詳細的地鐵施工方案公布出來,讓市民也來出經營策,如果可以的話就調整出站口的位置留住這些法桐。
市民尚先生說,修地鐵是件好事,但是由于修地鐵移植這些樹就太不應該了。如果可以的話不如破除體育館這個出站口或調整出站口的位置。“人民路那一片都是商業街,體育場這一站在紫荊山站和二七廣場站的中心,基本沒需要再設置,以后地鐵修睦了整個市區6條線路都是很利便的。”
部門回應
現在調整站點設計將會嚴重拖延地鐵工期
鄭州市軌道公司相關負責人注釋說:“地鐵設計建設,一定對樹木、管線、路燈、公交線路調整等相關因素有所考慮,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證地鐵的成果性。對于鄭州來說,地鐵設計很難選擇都在沒有樹的路上去建設。如果現在去調整站點設計,那不僅要多支出許多經費,也會嚴重拖延工期。”對移植大樹問題,他說,“可以采取少移植大樹、分批推后季節移植等方案。”
市民提議
能否試試南京做法,地鐵建成后回移法桐?
家住桐柏路的宋先生來電說,城市建設與法桐爭空間這對矛盾在南京多次上演。2021年3月尾,南京漢中路至中山東路上的300多棵法桐運氣敲定:190棵移走,別的留下;地鐵2號線施工結束,移走的法桐中,相符條件的,回來重新上崗。
宋先生說,兩難之中求兩全,絕非易事,當時南京的那些法桐多數壽命也都跨越50年,為盡管保護它們,地鐵、園林等多個部門協商一年多,最終拿出方案。方案體現三大原則:能不移盡管不移,以是,移樹的數字不停縮水;力保每棵法桐活下來,無論是移是留,園林部門均體例詳細方案,移樹要小心移,送到江寧暫養,照顧護士更要全心,地鐵施工結束前,要給回移的法桐預留安家地,留守的100多棵法桐,有的離地鐵站點基坑幾米遠,照顧護士同樣紕漏不得;阻止綠量流失,移走的法桐中,約90棵胸徑跨越20厘米,“年歲已高”,再移回來,經不起折騰,因此將重選胸徑15厘米、年富力強的大法桐去“頂班”,而地鐵施工結束,漢中路至中山東路上的法桐,仍保證5米一棵,大樹不能少。
“為保護法桐,南京支付了不菲的成本。單把那些法桐搬走,再搬回來,每棵至少破費上萬元。為少移樹,地鐵方面調整站點,更改方案,新增成本4000萬元。”
專家分解
人民路法桐已進入中老期,不適合往返移動
“南京做法”在鄭州是否適合呢?后打來電話說:“這些法桐就是鄭州地上在世的紀念碑,只要是35歲以上的鄭州人都知道這些老法桐的歷史,對它們有著特殊的情懷。”愚桐說,“昔時有一大批老紅軍、抗戰英雄參加栽樹。每次看著那些種樹時的老照片,總是讓人熱淚盈眶,希望能找到昔時的種樹人,用他們的名字來命名這些樹。”和他一樣,昨日許多市民來電希望尋找昔時為人民路種下“綠色隧道”的元勛們。
最近起晚報開通熱線67659999征集人民路上“綠色隧道”締造者的信息,我們將把這些元勛的故事用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在版面上展示,讓大家一起感動。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0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