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大樹進城、寶貴樹進城、大面積草坪營造……當親近自然成為城市生活的必須品,各種綠化理念被急遽引入。然而,粉飾其間的綠似乎并未充分迸發自然活力,而是宛如擺放在城市中的一個個嬌柔的“盆景”。
什么是城市綠化“盆景化”?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城市林業與環境研究所所長沈植國說,這指的是過于注重景觀綠化,而生態成果未給予充分重視,喬、灌、耐陰地被等近自然復層綠化結構缺乏。
城市綠化如何突破“盆景”重圍?綠色生態怎樣在城市自然綻放?5月22日,記者探訪中原經濟區首個城鄉綠化一體化樹模市漯河,看過森林進城、園林下鄉、城鄉聯動協調生長后,謎底躍然紙上。
森林挺進城市
初夏微風愜意地吹,楓楊挺秀秀麗,千頭椿清香沁人。一片竹林婆娑映襯下,紅葉李、黃櫨慎密相連,廣玉蘭亭亭玉立捧出朵朵溫潤的明晰花……
走在漯河市嵩山路一處林間廊道,喬灌花卉藤匹配豎起的“森林幕墻”密密遮擋了兩側的門庭若市和鋼筋水泥,若非時聞車鳴聲,真是恍如到了田野森林。
“這些成片的近自然城市森林中,植物種類跨越30種,全市加起來已近萬畝。”漯河市林業和園林局調研員李軍學說,穿城而過的沙澧河兩岸甚至尚有成片的水杉林、銀杏林。
“為什么自然的森林茂密充滿生命力,且很少有病蟲害?由于真正的森林物種繁多,相生相克。”李軍學說,我們的城市綠化就師法自然,以鄉土樹種為主,堅持生物多樣性,在綠地、公園、廣場建設中,形成喬灌花卉藤搭配合理、風景林復層混交、點線面完善無缺的復合城市森林生態群落。“在許多城市水土不平的女貞、香樟等樹種,在我們這里好像到了‘第二田園’。”
果園跨越城鄉
周末到田野體驗鮮果采摘已不稀罕,如果說下班路上也能看到杏、梨、櫻桃等碩果累累,你信嗎?到漯河你就信了。
閑步漯河,你會驚訝,不少街道綠化竟然是果樹領銜。嵩山路上的脆梨、長江路旁的大櫻桃、大學路邊的柿樹,此外,核桃、枇杷、石榴、桃子樹等也隨處可見。
“果樹進城是漯河城鄉綠化一體化的一大特色,現在全市約10%的綠化樹是果樹。”該局高級工程師董道林介紹,近幾年通過在游園、道路種植觀花觀葉掛果樹木,市區已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華秋實、一起一景的生態景觀,實現綠化、美化、生態多贏。
董道林還告訴記者,堅持生態優先,漯河城市建設中除了不能逾越的“紅線”,還增設了嚴格的“綠線管制”,砍伐或移動隨便一棵樹都需要林業和園林部門的“綠色鈐記”先行,否則均屬違法。
一城春色半城水,林茂花艷綠滿城。城鄉綠化一體化實現了城鄉綠化面積大拓展、綠化質量大跨越,現在漯河林木覆蓋率已達26.3%,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12.67平方米,更席卷了國家園林城市、天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類型獎等各大“綠獎”。
園林粉飾農家
一片楊樹林環繞的,是幾座粉紅色白邊裝飾的五層小樓。樓宇之間,一池碧水旁聳立著一座青翠的小山,山上全心栽植搭配的樹木自成一景。
云云優美的園林并非城市的高等小區,而是臨潁縣杜曲鎮的龍堂新型社區。“住在這么美的社區,就像一下搬到了城市,心情別提多愉快啦!”今年春節剛剛入住社區10號樓的住民郭翠仙笑顏如花。
“城鄉綠化一盤棋,農村也要建花園式社區。”龍堂村支書郭自安說。
漯河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宋孟欣示意,在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中先行先試,科學計劃是下午,改革創新是動力,全民參加是基礎,僅今年全市各級財政就投入資金近億元,動員社會資金3.2億多元,通過大力實施城鄉綠化重點工程。一個城市園林、生態廊道、農田林網、綠色鄉村相互銜接的自然健康的林業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1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