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加強濕地保護管理,規范濕地利用行為,維護生態平衡。到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到達50%,市級以上濕地公園總數到達20個,以環境教育、濕地科普等為題材的生態宣教基地到達10家。
蘇州濕地資本豐富,現在全市已認定市級以上重要濕地102個,以太湖、陽澄湖和長江濕地為核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蘇州人口集聚度高、開發強度大、環境容量低,開展濕地保護和管理,對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協調、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可延續生長具有重要意義。
市濕地保護管理站站長馮育青告訴記者,我市濕地公園建設力度很大。但是,隨著人類活動的影響,這些濕地公園的園林化趨勢顯著,施展凈化水質成果的濕生和水生植物數目和種類削減,導致濕地凈化能力降低。根據濕地站評估,許多濕地公園濕地生態系統環境單一,大多只有適合雁鴨類的洪水面,適合?鷸類的淺灘很少;許多劃定為保育區和恢復區的地方也都根據園林景觀強度管理,打藥除草,連蟲子都看不到。有專家更表示,濕地公園內商業化嚴重,游船往返過多變觀鳥為趕鳥,對鳥類的滋擾強度極大,甚至一些濕地公園放養黑天鵝、鴿子和家養的灰雁(灰天鵝),嚴重擠占了原本狹窄的野生鳥類的生計空間。
《意見》明確,濕地恢復要以保護動植物生計環境為原則,盡可能保持濕地原有形態。優先在湖濱帶、入湖河口等濕地成果下午地區和重要濕地沿線等生態成果特殊地區開展濕地恢復,建設樹模工程,以動員其他濕地恢復工作的開展。在濕地恢復歷程中,要尊重河流原有寬窄、深淺的自然狀態。加強濕地植物的保護與修復,多用蘆葦等鄉土濕地植物,不用大樹、草坪造景,以再現原生態濕地。加強對飼養動物、放飛演出等誤導大眾、影響動植物生計環境行為的管理,逐步構建起生態平安防護屏障,維護生態系統長期穩定。
同時,各地要在重要濕地認定的基礎上,加速一般濕地認定工作,年內要公布名錄、明確保護地區、劃定保護紅線。要在國家濕地公園、保護小區等體現濕地特色、人為滋擾小的地點建設市級濕地定位觀測站,并逐步成立起濕地生物預警、展望和評價系統,用科學的指標來監視、管理和評價濕地保護的效果。到全市自然濕地保護率到達60%,其中,所有市、區的自然濕地保護率均不低于50%,濕地水環境顯著優化,濕地多種成果得到充分施展。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2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