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營法桐節看老苗鄉新調整
發布時間:2024-02-04 06:11:58 編輯:
潤博園林 人氣:
10月19日,中國·任城花木展覽會暨第十屆李營法桐節在中國李營花木市場舉行。法桐節開幕式上,還舉行了中國李營花木市場、市場信息中心和市場電子交易平臺的啟動儀式。
作為國內較大的法桐產區,法桐節上較能感受到該品種的市場新動向,以及整個產區的新變化。“這兩年法桐市場很不景氣,現在依舊云云。”李營苗木協會會長李衛東從行情開始聊起,胸徑10厘米以上規格的整體行情還可以,但價格比四五年前均勻下降20%至30%,有一定需求量但相符要求的貨源比較重要。小規格苗的行情很差,胸徑5厘米的前幾年能賣六七十元,現在賣10元左右。
“在這樣的行情下,濟寧法桐栽植面積顯著萎縮,2021年大略統計在55萬畝左右,到今年削減了15%左右。”他說。
越難越是要想設施找出路,當地各級政府和協會最近動作不停。剛剛啟動的新市場占地57畝,并沒有設置檔口,占地20余畝的修建是市場核心,集電子交易、信息公布、精品展示、科技研發、檢疫檢驗和物流配送等各種成果于一體。
據任城區林業局副局長于擁軍介紹,該市場正在面向有相關資質的園林設計、綠化施工企業招商。同時,李營苗木協會與IT公司互助,已經完成了電子交易平臺的軟件開發,還與任城區林木種苗站制訂了《濟寧市重要喬木育苗樹種苗木行業標準》,包羅當田主產的17個喬木品種,并在10月中旬開始實施。
核心問題固然照樣產業的轉型升級。“這涉及到行業前景和出路,已經引起了省內的重視。”山東省林木種苗和花卉站副站長解荷鋒說,9月正式通過的《山東省林木種苗提質增效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6-2020)》,將在成立健全林木良各種質資本保留利用系統、質量標準系統、種苗社會化服務系統、高效的種苗生產供應系統、監管有力的種苗執法系統、林木良種選育推廣系統等方面下功夫。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包滿珠表示,法桐產業需要提升的地方有許多:苗木生產的標準化、規格化,田間管理、肥水、整形、定干等相關技術規程和標準的制訂,少果少毛品種、抗蟲品種、觀賞形狀好品種的推廣,適量生產容器苗等。
李營苗木協會探索生長林下循環經濟,以豐富苗圃的盈利模式,現已初見成效。記者旅行了當地的林下循環經濟栽植基地,木耳每畝地純收入穩定在7000元左右,大球蓋菇的畝產值則在1.5萬元至2萬元之間。山東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教授姜淑霞介紹說,林下經濟包羅林木、林藥、林油、林菜、林草等許多模式,其中的意義不僅是增添經濟收益。好比林下栽植大球蓋菇,種植后遺棄的舊菌糠、菌渣是優質的有機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結構,促進樹木生長。

參會者觀測李營的林下木耳栽植基地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