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從古典園林里的移樹造景到現代家居生活的情致意趣,蘇州盆景在園林學、生活學上都體現出深厚的文化秘聞。由姑蘇晚報團結蘇州大學文學院、虎丘書院互助共建的姑蘇課堂園林系列課堂迎來第十講,中國風景園林學會花卉盆景賞石分會理事、蘇州旅游與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教授卜復鳴,為園林文化興趣者們全面解讀蘇州園林與蘇州盆景的歷史淵源,引領聽眾進入一個“小中見大”的藝術天下。
蘇州盆景與蘇州園林是吳文化土壤上結出的“一樹二果”,作為中國傳統盆景重要產地之一,蘇州盆景可謂是“出得園林,入得廳堂”,尤其是蘇派盆景,在中國盆景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長期從事園林植物造景教學與研究工作的卜復鳴,提及蘇州盆景藝術滔滔不停。“盆景在蘇州發軔極早,晉唐以前就有了。晉代,蘇州有顧辟??園、戴?J宅等名園,園內植竹樹石,‘聚石引水’,說明蒔養植物和賞玩山石已成士人風俗。這為以后蘇州盆景的生長奠基了基礎。”園林界普遍以為盆景一詞較早現于明代屠隆的《考??余事》中,卜復鳴在講座中以為盆景一詞較早的出處應該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格物精談》一書,書中說:“芭蕉初發分種,以油簪橫穿其根二眼,則不長大,可作盆景。”同時,他講到該詞較早出于蘇軾,但“盆景”一詞較早為它下界說的卻是來自蘇州的王鏊,他在《姑蘇志》里寫道:“虎丘人善于盆中植奇花異卉、盤松古梅,置之幾案,清雅可愛,謂之盆景。”除卻這些極具歷史意義的紀錄,盆景在蘇州的生長脈絡也頗為清晰,從晉代開始到唐代,在蘇州做剌史的白居易、陸龜蒙等等都是山石盆景的發燒友,為之癡狂。蘇州盆景生長到宋代已經很成熟了,明清時期,蘇州文人研究盆景的理論特別郁勃,盆景作為商品流通也非常發達。
然而,盆景的生長變化又與造園藝術分不開,原本它就是園林藝術的一個分支,又吸收了造園藝術的影響,既自力又融會,顯示出怪異的創作紀律。卜復鳴說,盆景與傳統園林家居生活的親熱關系自不必說,唐宋起盛行游園賞花活動,每到節慶,成了文人的重要活動之一。“歲朝清供就是在春節或以花木盆景,或以丹青墨妙掩飾。”盆景與家居生活的親熱關系到了現代發生了變化,現代棲身環境高樓麋集,缺少像古代那樣的土壤,只能“以畫為山水,以盆景當苑囿,以書籍當朋友。”但即即是家家可造盆景,這門身手也不是大家可學,珍貴古木難養活,文雅意境也并非一揮可就,但對普通老國民而言,陽臺“微花園”、案頭“小園藝”,也可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3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