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
全國咨詢熱線
15751556000
曾經,桂花樹是村民心中的“搖錢樹”,價高好賣,紛紛跟進搶種;現在,桂花樹跟風栽植“后遺癥”展現,栽植戶只想早日把“燙手的山芋”處理掉。
統一棵桂花樹,運氣緣何發生反轉?市場風云突變,栽植戶如何應對?6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大冶華垅村探訪。
p>曾經,桂花樹是村民心中的“搖錢樹”,價高好賣,紛紛跟進搶種;現在,桂花樹跟風栽植“后遺癥”展現,栽植戶只想早日把“燙手的山芋”處理掉。
統一棵桂花樹,運氣緣何發生反轉?市場風云突變,栽植戶如何應對?6月中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前往大冶華垅村探訪。
曾經一棵樹帶富一個村
記者驅車沿著一條柏油公路蜿蜒進村,只見翠木蒼藤,滿目蔥蘢,紅墻藍瓦掩飾其間,宛如風景畫。
“全村620戶、2400多人,家家端綠飯碗,大家吃綠色飯。”華垅村黨支部書記程大年介紹,綠化苗木栽植是村里的主業,總栽植面積跨越1200畝。其中,桂花樹數目較多,面積約500畝。
大冶華垅村有山無礦,林業資本得天獨厚。上世紀80年月初,村整體林場技術員薛龍惠等3人,把苗木栽植技術帶回村里,掀起綠色生長旋風。村民從栽植水稻、小麥等普通作物,轉向搞花卉苗木栽植。
“近賣到武漢,遠賣到福建。”跟桂花樹打了一輩子交道,73歲的薛龍波如數家珍,金桂、銀桂、月桂、丹桂、四季桂等市場上俏銷品種,在華垅村都能找到。桂花樹走俏,還動員一條產業鏈。薛龍波一家三代都在“盤樹”:薛龍波負責種樹、挖樹和苗木管護,兒子薛春松開拓市場對接客戶,孫子薛苗開車跑運輸負責送樹。“種樹積極性都高,村里年輕人外出打工的都很少。”27歲的薛苗說。
歷經近40年苦心經營,華垅村桂花樹打出品牌,不少外地老板慕名前來采購。
一棵桂花樹,讓村民腰包興起來。“依附苗木銷售和栽植務工兩項收入,華垅村每年回籠資金近4000萬元,人均純收入跨越3萬元。干得好的農戶,一年賺30萬元都不在話下。”程大年說。
價格大起大落如坐過山車
一直俏銷的桂花樹,近兩年卻突然踩了剎車。
“桂花樹價格如坐上過山車,直線下降。”薛龍波說,5年前,直徑12公分粗的桂花樹每棵賣2200元,今年陡降至500元左右。
一塊苗木地里,幾位村民聊開了。薛昌明說:“前些天,我賣了6棵大桂花樹,每棵樹低至200元,就這個價格照樣說了好話才肯要。”薛敦敏回憶不久前“灑淚大甩賣”的經驗——直徑12公分粗的大樹和直徑4公分粗的小樹混搭賣,批發價每棵115元。
一樹花開香滿城。曾經俏銷的桂花樹緣何步入市場寒冬?栽植戶們平等以為,是由于“現在的桂花樹太多了。”
“物以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同村人薛繼剛經營苗木交易10多年,營業范圍普及天下,對市場行情了如指掌。前些年,桂花樹身價猛增,人們跟風搶種,“積累太多,市場難以消化。”他告訴記者,不光是華垅村,天下的桂花樹價格都在下跌。
“家家都有樹,規模都不大。”薛昌明舉了一個例子:曾有人進村購置桂花樹,找了好幾家發現數目湊不齊,無奈掉轉車頭,走了。
華垅村黨支部書記程大年介紹,現在村里沒有一家苗木栽植互助社,農戶各自為政,遇有采購需求時,大家相互殺價,低價競爭。
騰籠換鳥從供應端發力
“跟風栽植、同質化生產一定沒有出路,唯有走精品化、不同化才能突破逆境。”程大年說。桂花樹不再吃香,紛紛退出市場。現在,華垅村正從供應端發力,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騰籠換鳥,栽植市場需求大、奏效快、附加值高的苗木。
5月21日,薛苗櫛風沐雨從湖南瀏陽趕回村里,一次性拉回30棵紅花繼木樹。“別看數目不多,比桂花樹賺錢。”薛龍波一邊移栽樹木一邊介紹:紅花繼木屬嫁接觀賞樹,可隨時栽隨時賣,每棵樹賺差價1000多元。村民薛昌明家換種草坪,兩年可賣3次,每平方米售價5元,收入上萬元。
薛昌明說,村民們設計成立苗木互助社,抱團取暖和闖市場,加強農戶抗風險能力。
村委會也站了出來。“村里人種樹技術高,六月天栽樹都能成活。”程大年表示,要充分行展村民的栽植技術專長。去年4月,該村引進一家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投資700多萬元,流轉380多畝丘陵地,生長苗木產業,栽植銀杏、梅花、櫻花、金絲楠木等20余種寶貴樹種。公司約請周圍村民當員工,高峰期有近70人同時上班。“每人每天130元,當天結清。”公司負責人李灼華說。
本站所提供的新聞資訊、市場行情等內容均為作者提供、網友推薦、互聯網整理而來,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潤博園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犯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轉載請注明:http://www.linfengtuliao.cn/news/42339.html。